9月6日,是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5级新生报到日。为让新生“初遇财院”便感受到家的温暖,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提前谋划、精准施策,将“以生为本”的理念融入迎新每一个环节,以凉茶送清凉、高效发钥匙、朋辈助搬迁、生日送惊喜等系列举措,用细致服务与人文关怀,为新生筑牢“校园第一站”的温暖防线。
凉茶递温情:把“清凉关怀”送到心坎上。初秋的淮安仍留存暑气,新生及家长带着行李奔波,易生疲惫。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早将“解暑关怀”纳入迎新预案,各公寓物管站工作人员清晨6点便全员到岗,提前将来整齐摆放。“同学,刚下车辛苦啦,来杯凉茶解解暑!”“家长您先歇会儿,喝口水再帮孩子整理行李~”物管人员一边热情招呼,一边主动为拎着行李的家长递上凉茶。一杯杯凉茶,不仅驱散了旅途的燥热,更让新生和家长卸下陌生感,真切感受到财院服务的“温度”。
钥匙传安心:用“高效服务”筑牢居住防线。宿舍是新生在校园的“第一个家”,钥匙的顺利发放是新生安顿的关键一步。为避免新生排队等待,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提前对新生宿舍钥匙进行分类整理,按楼栋、房间号贴好清晰标签,对应新生信息建立台账,同时细致讲解宿舍设施使用规范、水电缴费流程、安全管理要求,并主动询问“是否需要帮忙联系宿管调试空调”“有没有携带大件行李需要协助”。严谨的流程、耐心的解答,让新生快速熟悉“新家”情况,也让家长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针线连温情:以“巧手修补”传递家的温暖。 迎新当天,一位新生不慎刮破了衣衫,物管阿姨主动迎上前,拿出常备的针线包,细心为她缝补。阿姨安慰道:“孩子,以后有啥需要修补的,随时来值班室找阿姨!”一针一线之间,不仅缝合了衣物的裂口,更缝进了财院如家般的关怀与牵挂。这暖心的一幕,让在场的新生和家长纷纷感动点赞。
朋辈伸援手:以“志愿力量”护航报到路。在校园的主干道、公寓楼下,一群佩戴“大学生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”标识的学生干部格外忙碌——他们是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提前选拔、专项培训的“迎新向导”。从校门口引导新生至报到点,到帮拎着行李箱的新生穿梭校园,再到细致讲解食堂位置、快递站点、教学楼分布,他们始终保持热情,汗水浸湿衣衫也不停歇。“学长学姐看到我拎着两个大箱子,立马跑过来帮忙,还跟我聊社团活动,本来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!”来自连云港的新生小王说。这些学生干部用“朋辈互助”的力量,为新生搭建起快速融入校园的“桥梁”,也展现了财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。
生日送惊喜:用“仪式感”搭建情感纽带。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前期新生信息摸排,精准统计出当天过生日的8名新生,提前定制印着“让我们“9·6”在财院一起过生日”的蛋糕、校长亲笔签名贺卡。当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围在新生身边,齐唱生日歌、递上点燃蜡烛的蛋糕时,现场响起阵阵掌声。“从来没想过会在大学报到日过生日,老师和学长学姐的用心让我特别感动,感觉财院就像家人一样!”新生小郭开心地说。这场“与校同庆”的生日会,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祝福,更是学校用“仪式感”化解新生陌生感、传递归属感的暖心实践。
清洁助迎新:以“无烟行动”共护校园美。在迎新服务有序开展的同时,一支由各学院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也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。他们手持垃圾夹、环保袋,细致清理教学楼周边、宿舍区、主干道、绿化带等区域的烟头和零星垃圾,并主动向过往师生宣传吸烟危害,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。不少新生和家长在看到志愿者们的辛勤身影后,也主动加入到清洁行动中,共同维护校园环境。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校园,也在迎新首日悄然播下了“无烟校园、文明有我”的种子。
从一杯凉茶的“即时关怀”,到钥匙发放的“细节保障”,从巧手缝补的“家的温暖”、清洁行动的“环境育人”,到朋辈志愿的“温暖陪伴”,再到生日会的“情感共鸣”,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的每一项举措,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精心筹备与无私付出——前期多次召开迎新协调会优化流程,反复演练服务细节,核对生日信息至深夜。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,背后是学校“以学生为中心”办学理念的生动落地,是将“三全育人”融入学生社区管理的具体实践。
此次迎新服务,不仅让2025级新生感受到财院的温度与活力,更彰显了学校在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“精细化、人性化、温情化”的追求。下一步,学生社区中心将持续以学生需求为导向,优化学生社区服务模式,让社区成为新生成长的“第一课堂”,为每一位财院学子的逐梦之路保驾护航。
(供稿:朱禹璇,审核:许龙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