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。
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
【导读】1917年,仅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时撰写了《大江歌》。1919年9月,周恩来为了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,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,决定回国。周恩来日本回国前夕,他的同学好友张鸿浩等人为他饯行,请书赠留念。周恩来挥毫书赠了这首诗,并在诗后写有"右诗乃吾时所作""返国图他兴,整装待发,行别诸友"等字句。
这首诗清晰地展示出了周恩来青年时期忧国忧民、立志变革、以身许国的宽阔胸怀,生动地描绘了他追求真理,寻找救国道路并成长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辉历程。
1917年,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时年仅十九岁。那时的中国群魔乱舞,军阀混战,内忧外患交加,民族灾难深重。诗的第一句就是叙述他东渡日本这件事。第二句道出了东渡日本的原因是为了钻研科学知识,用以救国救民。第三句说明青年周恩来立志变革的信仰。第四句表明他以身许国的决心。意思是通过东渡日本寻找革命真理,如果难以如愿,即使投海自尽也是一种英勇之举。正是这种赤胆忠心,促使周恩来中学毕业后,毅然决定东渡日本。通过诵读这首诗,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青年周恩来不怕困难、不避艰险、专心致志去掌握科学真理的意志和决心。全诗感情充沛,爱国主义精神跃然纸上,极具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