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提升心理委员队伍识别和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,3月19日下午,金融学院在大学生五育融合发展中心思政工作室召开“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”专题培训会。会议由学院心理辅导员杨亚慧老师主持,驻校辅导员张丰标及全院心理委员共同参与。
会议伊始,心理辅导员杨亚慧老师以近期高校心理危机典型案例为切入点,强调心理委员是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“前哨站”。心理委员不仅是班级的倾听者,更是危机预警的重要力量。希望大家以“细心、耐心、责任心”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动态,及时传递温暖与支持。随后系统讲解了心理危机的常见信号、评估要点及初步干预策略。如情绪持续低落、社交回避、反常行为等都可能隐藏危机线索,需要各班心理委员学会用“观察+倾听+共情”的方式建立信任桥梁。此外,张丰标老师结合宿舍管理工作实际,指出因生活习惯差异、卫生分工、噪声等问题与室友发生矛盾,若缺乏沟通技巧与情绪管理能力,小摩擦可能升级为长期压抑甚至心理创伤。宿舍成员可通过开展“宿舍心理角”“晚安分享会”等活动,以非评判态度关注彼此情绪,减轻心理压力。
本次培训会是金融学院“心理健康教育”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,既强化了心理委员的责任意识,也为筑牢校园心理安全网注入新动能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“学校-学院-班级-宿舍”四级联动机制,通过科普宣传、技能培训、主题活动等多维路径,营造全员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(供稿:张丰标 审核:曾磊)